文:施絜晴
如何想像一個藝術生態的系譜?在藝術不斷被擴延的今日,我們又何以談論它?
TASA(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以下簡稱TASA)一年一度的「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以下簡稱年會),迎來第九個年頭,在疫情衝擊的餘韻中,今年的主題「閱讀藝術生態系: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融匯過往年會脈絡,以相對開闊的談論範疇納入多面向的議題。如經營策略、多元共融、媒體趨勢、藝術與社會行動等,或邀請表演藝術工作者進行多方互動討論,在談論「進駐」這個大題的基礎上,向外發散支線,試圖譜出台灣藝術生態的多樣性,從中參照並關照。而這樣具有開放性的主題,目的或許不在於聚焦,而是聚攏,將散落在系譜上的每一戶拉得更近一些,再攤展在同個平台上,藉由分享、對話、提問串接起關係。
以「進駐」為基底所構築出的藝術生態系究竟為何?「進駐」之於台灣藝術生態系的重要性又是什麼?而「藝術進駐年會」如何持續聚攏、溝通,激盪出永續的可能?此次年會意圖譜寫生態系的背後驅動力,或許便是要回應這些難解之題。
N種溝通的形式:在相異中彼此取徑、理解、對話
雖說難解,但實際上,難解並非代表無法對這些提問應答,而是應答的可能性曲折複雜。如何從不同的應答中尋找共識?讓相異的應答者彼此相認、對話,應是最有效的解方。
以此次年會所安排的對談結構來看,身份、工作經歷、資本背景、經營策略等,是配對講者的優先要素,無論彼此的性質是契合或矛盾,都能在往來之間成為彼此的參照,每一種立場都提供了想像的可能。
以作家朱家安、典藏雜誌社總編輯嚴瀟瀟,與曾任典藏·今藝術特約編輯的藝術家劉星佑這組為例,都以曾在傳播導向的平台上工作、發表言論為基礎,談論如何傳達與溝通的問題(圖一)。朱家安作為哲學背景出身,並在近年與兩廳院合作Podcast節目《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以非藝術專業者的身份談藝術,於是其重點並不在藝術內容本身,而是將哲學與藝術並置,從二者給大眾的「距離感」著手,試圖藉由更親近的議題、言談方式,為聽眾建立思考途徑,使大眾更接近哲學與藝術;嚴瀟瀟以藝術專業者的身份,談論專業藝術雜誌《典藏雜誌》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轉型,尤其面對近代視聽習慣的改變,如何持續傳播藝術專業議題,便是需要不斷面臨的考驗,另外,媒體的身份究竟為何?如何體現當代的思潮?取捨觀點與論述的方式,在推動輿論方向的同時,也是在建立一段論述藝術的脈絡;而曾經在藝術媒體工作的劉星佑,則以個人經驗出發,以第三者的角度提出問題與觀察,比如他提及給出獨到觀點與做專業領域普及化可能是兩件稍違背的事,認為朱家安意圖給讀者、聽眾對哲學與藝術產生詮釋的空間並不容易,另外也針對嚴瀟瀟真摯地承認經營媒體正面臨的徬徨感,給出個人的詮釋,認為她所謂回應需求與想像社會需求之間的抉擇困難,也許是對雜誌與自身書寫是否有影響力的疑問。在這個組別中,既相近又在某些性質上相悖的三人,都對於「溝通」有著詳盡的探問,溝通來自於對自我的消化,以及對他者的想像、同理後所採取的行為,而一場期待有效的溝通,則需要更寬廣的接納作為前提,去梳理每個立場。
由談論「溝通」延伸,從其他講者的分享裡,也能看見對這一部分的重視,比如藝術家吳瑪悧在談「藝術作為一個社會過程——藝術轉動社區」時,提及她長年走入社區的經驗,使她不斷反覆斟酌藝術家的立場,思考不同前提下所產生的工作方式,並提出藝術村首先涉及的應是空間生產,作為事件發生或聚集的場域,尤其是「展演」,而展演的目的是「溝通」,透過空間創造多元的社會關係。另一例則是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前任總監李曉雯,分享今年參與國際藝術組織「Res Artis」年會的內容,該年會以「Mind the Gap: Designing residency for everyone」(留心差距:為每個人設計的藝術進駐計劃)為題,談論如何與藝術家共同工作的問題,其中,李曉雯特別以平權、共融為子題,強調共同工作的基礎在於尊重、同理,並仰賴「溝通」作為連接、運轉彼此的橋樑(圖二)。
「溝通」聽起來或許是陳腔濫調的大題目,實則上卻是必須不斷檢視、思考的「經典議題」,這同時也回應著年會的必要性,透過聚攏與交流,在參照中看見差異、看見可能,在分享、對話裡描摹出生態系的樣貌。
關於續航力:資本與社會關係
譜寫生態系,意圖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其背後未言明的主題,是藝術進駐之永續如何可能?除了重視溝通——無論是指追求理想共識的方法、觀念與資訊傳達或和他人的共作技巧等,一個產業能夠持續運作,流動的資本和社會關係必然是保持運轉的推進力之一。不同資本來源與背景的空間、機構,處理的事務面向有著顯著的差異,以這次年會的舉辦地蕭壠國際藝術村為例(圖三),主要由台南文化局轄下的文化園區管理科負責,有著實踐政策的任務,且主要金流來自於政府方,政府挹注資源的多寡,影響著整體園區每一年可執行的活動規模與形式。給出資源之後,勢必要對藝術村所創造的成果進行審查,這些成果不免需要數值化,以利他者判斷回饋的有效性,然而數值化僅能給出成果的輪廓,能否使人看見成果後續的持續性與深化的可能性?如何表述、評量,判斷價值,也是重要的課題。政府主導的藝術場域,目標導向強烈,它必然產生短期的地方性效應,或頻繁地開啟多元交流的可能性,而如何善用並注重這些豐富的社會關係,應是持續運轉藝術村的關鍵。
除了與政府端相關的藝術村,亦有各式類型的民間機構商業畫廊、替代空間,以不同的方法開發資源。在這次年會中,泰國的SAC Gallery總經理Jongsuwat Angsuvarnsiri與台南節點藝術空間總監兼土星工作室主理人彭奕軒(圖四),兩位所經營的空間或許是不錯的例子。前者以商業畫廊的角度考量,思考如何在自營運的狀態下持續產生資源,比如將進駐作為培育藝術家的方法,延攬具有合作可能性的藝術家,透過轉型經營模式延續畫廊的營運,或藉由國際交流,豐富畫廊的交流管道與共事機會,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後者則以藝術家團隊的視角出發,開展多種不同空間的經營模式,比如節點以會員制維持營運,重視藝術家的交流互助,並致力於策展、支持實驗性創作(圖五),在台南創造具有凝聚力的藝術家網絡,而土星工作室則以「陶」為中介,透過舉辦定期開班的陶藝課程、與藝術家的陶瓷技術合作和協作、陶作展售等方法,吸引不同需求者前來。從事件、人脈、商業行為等面向,聚攏不同性質的人以及實際的資金,形成自身獨特的運營循環。
政府端所面向的議題,具有強烈而明確的公共性和公開性,資源的運用須仰賴確切且實際的回饋進行評估,在政策與成果之間來回構築藝術的模樣。商業畫廊則有著明確的營利目標,思考如何讓藝術的商業價值有延展性,使觸角能夠擴散、延長,並保持影響力。多樣態空間的經營與單一空間的運營模式不同,身份時常在非營利與營利之間轉換,除經營者外,同時也以創作者的視角看待需要,從信任的工作關係開始建立關係,並以此支撐空間。由大佈局至小而精實的策劃,不同資本處境者,運轉出多元而豐富的運營狀態。
開拓與歸納:從流動的藝術生態系裡凝聚動能
一個年會所能給的,或許不是提問後必有解答,而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在產業中工作的前台與後台並陳,產生能夠同時發聲的機會。
此次年會無論是形式、講者類型或議題多元性上,相較以往又有些許不同。首先在形式上,擬定較具開放性的主題,這使得單一議題的凝聚力較為鬆散,有的以經驗分享為主,有的以提出疑問並深化議題為主,由於一場對談的時間有限,若能讓對談內容更聚焦,或許能在年會場合中產生更精實的對談。講者類型上,則特別邀約了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透過工作坊、多方互動討論、專場介紹等,為參與者進一步打開對表演藝術領域的認識,且在年會舉辦的歷史上,特別拉出表演藝術為題,確實鮮有先例。議題上,廣納了各種現下台灣藝術產業正著重的議題,比如平權、共融、藝術行動與社區介入等,關注呼喊口號與政策之外的實作經驗,而論及進駐的形式時,因著講者的多元性,「藝術進駐等於典型藝術村」的既定想法也跟著動搖。比如龔卓軍以策展的角度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其中執行過程的藝術行動以及走入社區的行為,是否屬於藝術進駐的一環?或長期於苗栗耕耘的EX-亞洲劇團,以劇團據點向外發散,所進行之在地人才培育與地方性展演、表演藝術祭辦理等,似乎也能被概括至藝術進駐的範疇中,這種定義上的擴編、調整,也為「進駐」二字帶來新的想像。
在藝術不斷被擴張,與不同學科領域交混的今日,藝術生態的系譜亦隨著時代持續變化,藝術進駐的類型也越趨多樣,相應而生的議題也越是廣泛。藝術進駐涉及資源、人才、媒體、合作模式、地方性、國際交流等諸多面向,是活絡藝術產業的重要方法,且時刻保持流動。以藝術進駐為核心所試圖梳理的藝術系譜,具有高度的彈性與變化性,或許我們從未能掌握其全貌,卻能透過聚攏不同類型的藝術工作者,透過對話、透過比照彼此經驗裡的差異,去描摹屬於這個時代的藝術生態系譜。
此次年會所邀請的講者們來自不同國家、地區、領域,雖然他們都不能為任何類別代言,卻都是產業生態中重要的節點,藉由溝通而連結,建構一片可供參照的網絡。這次以百科全書般的思維設計年會,打開更寬廣的光譜,儘管難以對單一面向進行更深度的爬梳,卻能使諸多專業工作者帶來簡明扼要的觀念與經驗談,給出可能,在相互取徑的場合中產生開拓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