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亞洲沿途停靠:2023「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跨國交流工作坊觀察記寫

文/謝鎮逸

世紀大疫來到尾聲,我們除了得以安心摘下口罩,也終於能夠再次自由進出國境內外。苦於過去三年難以進行的國際交流,如今都一如往常重新接軌。與台灣藝術界一向關係緊密的東南亞,過去都曾經合作過不少精彩的文化生產。然而,身在幕後默默推動著一切發生的,不乏許多來自官方與民間的單位,甚至也有從個人的意念出發、進而聯同團隊工作一同展開的偉大航程。

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簡稱「臺亞基金會」)首度發起的「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Asian Artists Exchange Program),以「The Open Boat」為題旨,於2023年串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湄公河文化中心(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台灣辦事處,Mekong Cultural Hub)、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TASA)合作辦理了本次東南亞與台灣的藝術交流系列活動。本計畫試圖以文化藝術作為方法,實踐以人際帶動國際的交流,串起亞洲各個區域來促進亞洲文化界、媒介機構與藝文領袖的跨國連結。如同悠遊在海島與湄公河流域之間的行動船隻,開放且流通地串連起不同地理與文化跨度的互動節點。

計畫於今年邀請了來自泰國、寮國、緬甸、越南、柬埔寨之藝術家來到台灣,不僅在跨國交流工作坊中結識多個台灣藝術機構與單位,也參與了公開的國際論壇「文化不迷航」(Not Getting Lost in Action),各自分享在面對各種資源匱乏與實踐困境底下,如何動用自身智慧來化解藝術生產的障礙與挑戰。本文除了分享跨國交流工作坊中的精彩討論內容,也一併提出對今次在文化交流上的幾點觀察。

新常態時代下的重整

這一場跨國交流工作坊,於6月15日在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以內部進行的方式,安排來自遠道而來的東南亞藝術家們,聆聽來自台灣多個富有國際交流與跨文化經驗之藝文領域工作者,分享自身一路走來的交流經驗。

在新竹鐵道藝術村總監李育萱的主持與開場下,除了向東南亞朋友們介紹台灣各合作單位與計畫主旨,也向參與分享發表的台灣藝術單位介紹了今次來台的東南亞來賓,包括來自寮國永珍的跨媒材女性藝術家及民間畫廊經營者Souphaluck Phongsavath(Luck)、緬甸仰光的女性紙雕藝術家及藝術治療師Zun Ei Phyu、越南順化的女性跨界視覺藝術家Nguyễn Thị Thanh Mai、泰國曼谷的跨界製作人及藝術節策展人Wayla Amatathammachad、柬埔寨Khmer Art Action創辦人及戲劇導演Soung Sopheak。來自台灣的單位代表則有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細着藝術」(SUAVEART)創辦人李依佩、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洪秉綺、「EX-亞洲劇團」團長林浿安、「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CAC)站長羅仕東。而來自國藝會獎助組的藍恭旭總監,也出席參與了這一場難得的交流。

臺亞基金會研究規劃部的助理研究員陳韻竹在開場引言中表示,作為台灣首個聚焦於東南亞及南亞事務的民間政策智庫,基金會這些年來在「新南向政策」之下,一直努力透過各種管道來連結各領域的合作夥伴,共同推動亞洲網絡的發展。在疫情之後第一次辦理的「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就是希望將更多的國際朋友帶來台灣,與在地的人才交流。但她不諱言疫情之後的許多事情都改變了,在「新常態」時代的到來,也許更需要來自多方的經驗和觀點,共同來重新製定一些文化政策,並在「新南向政策」中激發一些新的氣象。

許願與願望實現:鄢繼嬪的三個國際共製案例

湄公河文化中心的計畫統籌李慧珍,特別點名人稱「CP」的第一位分享人鄢繼嬪。承蒙她的許多協助,才讓中心得以開展出不少的資源與機會,是他們友好的重要關鍵人物之一。鄢繼嬪從自身過去在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的工作經驗,分享了三個自己經手的台灣與國際合作案例。第一個是以1970年代紅色高棉事件為背景的台柬共製音樂劇《南國悲歌:柬埔寨安魂曲》(Bangsokol: A Requiem For Cambodia)。當時在文化部支持下,邀集柬埔寨、美國、澳洲及台灣等國的藝術專業人士合作,並結合了西方交響樂、合唱、柬埔寨傳統音樂、劇場及多媒體影像的跨域呈現。因為很確定這個製作構想不能只淪為一次性的展演, 所以在爾後也展開了多個國家的巡演,讓大家一睹曾經的歷史如何以當代的美學形式來演出。尋找合作夥伴與籌措資金的過程非常困難,好在最後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的項目中獲得了資助,才得以順利完成。

對於想要推廣台灣的創作者卻不要只是一直標榜「台灣」,如何尋找普世性的議題加以討論就變得極為重要。恰逢台灣通過同婚的那段時期,在學會如何面對跨國溝通的製作以後,她舉出的第二個工作案例,是邀請蔡柏璋挑選出台灣近年來LGBT題材的優質劇作,在紐約進行一系列讀劇活動的策劃。台灣同婚通過之後,接下來我們還需要「為了什麼而戰」,成為了她念茲在茲的提問。

她一直深信創造交流機會的重要性。促成陳武康與來自泰國的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en)兩位優秀編舞家合作,更是激發了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接下來的幾年內,他們除了一起旅行到東南亞不同國家學習當地的傳統舞蹈,還一起合作了《半身相》的創作並在台灣和泰國巡演。以上述三則案例而言,鄢繼嬪從跨國合作中學習到的就是「許願」,爾後再想盡辦法落實計畫,最後實現願望。

給明日的練習:「細着藝術」的田調走踏

李依佩透露她是從2008年在索卡藝術中心實習時,開始接觸到東南亞藝術,此後開啟了她不停奔走東南亞的志趣。當時沒有太多的經驗和資源,她只能透過駐村、各種親友們的連結來尋求探索東南亞的管道。從2015年正式成立「細着藝術」開始,她更具規模地建立起交流網絡,到目前為止所展開的專案項目或夥伴關係,已擴展到不同的國家。因為自己喜歡戶外活動並且經常旅行,因此環境與生態也成為她關注對象的重要一環。「藝術」、「島嶼」和「生活」成為「細着藝術」的三個核心價值,其成立不僅志在把台灣藝術家帶出國,也把海外的藝術家帶來台灣。

因參與韓國總體當代美術館(Tot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計畫而前往印尼泗水的經驗,讓李依佩也參與了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文化項目中的「蠟染故事」(Batik Story)計畫。服裝設計出身的她,向在地人學習蠟染的布上繪畫技藝,後來在因緣際會下,使得這項傳統工藝的技術應用得以在社區與學校中延續下去。

2022年出品《島嶼對照記》Podcast節目,除了邀請各國藝術家以「島嶼」為題開啟討論,並將相關關鍵字與故事編輯成冊出版。而第二本出版品《明日練習室》則是在參與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fifteen)之後,彙整了從2019年開始投入印尼的雨林生態與文化社群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瓦集瓦籍》(Wagiwagi)計畫的田調過程。

因藝術計畫的踏查而看過了各個地方面臨的自然破壞,讓她開始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和藝術家所能做的事。於是,2023年夏季展開的小琉球藝術進駐計畫「Towards the Common Sea We Have」,將廣招各路藝術家共同對小琉球的自然生態系統做出調查與永續性方案的研議。「不要忘記在你的生活中擁抱藝術」這句話,成為了她實踐行動的註腳。

從空間到平台化:「台灣藝文空間連線」的網絡串聯

在擔任「台灣藝文空間連線」協會理事長之前的洪秉綺,曾經是「竹圍工作室」的營運總監。除了是台灣的第一個民營藝文空間,「竹圍工作室」亦是國內最早展開國際間藝術交流和藝術進駐的單位之一。洪秉綺在這裡任職的數年內,見證過來來往往的國際人才與交流軌跡。她提及2015年時,「竹圍工作室」受歐洲非營利團體「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啟發,將藝文工作者為環境生態永續性做出行動的觀念帶回台灣辦理了「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即使「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如今並沒有獲得政府的常態性補助,仍然在透過不同管道的支持和慷慨貢獻下努力維持下去,令人思考跨平台的支持何其重要。

她表示一個物理空間能夠招待藝術家之餘,也正是能透過不同管道的支持之下,來交換各種事物與經驗。然而,台灣的藝術空間之中有許多都位於市區邊陲或是郊外地帶,可能也會有空間上的各種限制。也因為不是每個機構都能夠把一切都提供給藝術家或是觀眾,而藝術家們也有各自不同的創作場域需求以及住辦空間模式,促使近年來的她開始更關注藝術進駐在交流界面上的轉向,例如平台的網絡化。

一個對進駐藝術家真正夠好的生態系統,除了要顧及藝術家和機構的實質需求,更關乎文化政策的優化和跨領域的單位合作。「台灣藝文空間連線」在資料庫上的建置,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讓彼此之間互通有無,共同建構出台灣的藝術進駐生態。合作與串聯之所以如此重要,在於不同的機構與平台之間都能互相給予不同情境的互助,不論是各種情報和專業的交換,或是軟硬體上的支援。所以,如果藝術人才會有一個資料庫來讓大家搜尋與了解,那麼藝文單位也應該要有個資料庫的建置,來輔助藝術家和不同機構之間如何更有效促進文化的生產。

縱使在疫情期間,「台灣藝文空間連線」也想盡辦法維持一定程度的國際互動。2021年,以「雲端遊樂場」探究後疫情時代下的藝術進駐及線上駐村趨勢研究計畫,讓他們在國境封鎖的狀態下,依然得以採取雲端方式,遠端連線台灣與東南亞藝術家,共同激盪非實體駐村的可能性及其運作機制。同年9月,他們也參與了由「Res Artis」所舉辦的線上論壇「Defining The Next Decade」,以眾多在疫情期間當中收集的數據,來研討世界各地的國際藝術村如何面對和發展數位駐村的模式。此外,與歐洲網絡平台「On the Move」的合作下,編撰了「台灣藝術文化行動力指南 」提供給國外藝術家,以便了解台灣各地的藝文機構、創作補助、駐村資訊等。

有感於各種藝術計畫總是在各種時間進程上賽跑,或是為了符合KPI的各種驗收流程,洪秉綺呼籲大家應該在追逐的旅程中放慢步伐,甚至是退後一步,隨時檢視自己在進行計畫的初衷與需求。唯有釐清每個任務的核心價值所在並嘗試自我消化,才能更有動力地繼續往前邁進。

差異中的共同性:EX-亞洲劇團的跨文化美學

由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成立的「EX-亞洲劇團」,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從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的對照局限中發展出屬於亞洲的當代身體美學。從中,林浿安分享自身的跨文化婚姻經驗,道出文化差異的容忍與實質發生的磨合,如何使之成為發展跨文化演出製作中的核心基礎。中文語境裡的「跨」一字,如何接引出「跨文化」(Inter-culture)、「多元文化」(Multi-culture)、「文化交匯」(Cross-culture),一直是劇團在茲念茲的事。

假如身體是文化的再現,而劇場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那麼不同載體之間的美學該如何共存?或是,如果傳統是一個文明的體現,那麼在當代表演藝術當中,傳統的位置還能是什麼?林浿安以劇團近期於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作品《कर्ण迦爾納》為例,說明了跨文化與傳統美學價值在當代共存的可能。取材自印度經典史詩《摩訶婆羅達》的這部作品,卻揉合了印度古典戲劇與台灣傳統戲曲元素,不僅探索多元差異文化中的共同性,也透過故事與表演在傳統與當代上的碰撞,激發當代戲劇的新語言。

林浿安也強調,在做跨文化製作時的前提,必須考量不同文化中那些看似遙遠但有著相近的元素,甚至彼此之間必須取得某種共識。而且,他們意識到只邀請清一色的當代表演者或是只邀請純粹的傳統表演者,都不會磨合出真正的效果。除了古今身體美學的差異之外,另一項挑戰則是語言翻譯而造成的文化翻譯困境。有些語句若採取直譯的話,會喪失其意義和價值。但在全球化的今天看來,他們仍然堅信只要觀眾願意走入劇場看到不同的文化體現時,文化隔閡的藩籬會被鬆動,劇團的跨文化製作也會繼續產生其價值和重要性。

在場的江譚佳彥也補充,他來到台灣將近廿年,最有感的是台灣的資源非常珍視並支持這樣的跨文化創作。他認為文化傳統之所以能夠繼續流傳,某程度上仰賴我們如何跟世界保持互動,並以新一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將之傳播下去。過去的世界難以讓人擁有太多旅行,但當代世界能夠讓我們快速穿梭在不同國度與文化,我們應當更廣泛地去理解並認識世界。因為唯有差異才會創造多元美麗的世界,單一且均值的生活裡雖然帶來便利,卻終究是平庸且單調的。他認為,這就是「EX-亞洲劇團」一直試圖做到的。

與在地社群的共作:「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東南亞足跡

從一開始為了活絡僵化又保守的當代藝術場景,而創造出屬於民間、讓大眾能夠聚集在此自學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二十年過去也成為了台灣面向東南亞的重要藝術單位之一。站長羅仕東以2009年策劃的《後地方:地方性的逆轉》開始說起,他們是如何逐漸走向跨地域的核心思維。當時計畫邀請了亞洲與歐洲多國的藝術團隊與藝術家參與,以動靜兼具、多點移動的展覽行動,串聯了跨縣市地區和不同介面、場域的展出形式,促進了台灣與國際的交流。

到了2012年,他們開啟了《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和「台泰熱/ThaiTai Fever」計畫,第一次到泰國曼谷進駐半年。他們於該地承租一棟廢棄建築做為基地,邀請台灣與泰國藝術家參與不同階段的空間整治與修繕,並進行展演、座談等多樣合作的計畫性活動。進駐成成果在與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合作下,在當地舉辦了國際藝術交流展,爾後也回到台北再次展出。對羅仕東而言,策展不該僅是做展覽、展示作品,更關乎創作與觀眾、藝術與大眾如何相互聯繫。

繼2016年「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邀請多位東南亞與台灣藝術空間的對話之後,2017年計畫第二階段的「伊圖阿巴的島」(CO- Temporary #2:Itu Apa Island),羅仕東前往印尼日惹進駐藝術社群「Lifepatch」的工作室空間「MES56」,試圖匯聚兩地藝術家共同實踐社群創作的精神。該空間因人力與預算問題,毀壞的部分一直無法得到修繕。他們決議以一個半月的勞動,共同翻新了這個藝術空間。雖然最終並無進行任何實質藝術創作和展出,但他們把空間打開了,讓社區鄰里都能參與其中。

羅仕東坦承,與他人共存共處總是不容易的;但唯有透過實踐和體驗,才能讓自身意識到不同文化和地域之間的差異。他引用在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瞥見的紙條,當中寫著一句話:「我們已不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而我們還未成為的模樣,我們還不知道它會是什麼。」(Something we are, no longer is, and something we are not, we don’t know what it is yet.)如同每次成功獲得國藝會的補助而得以展開跨國交流計畫,然而在尚未具體實踐計畫之前,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會遭遇什麼樣的人事物。他說,這就是「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核心精神,在連接彼此的同時,學習如何擁抱各種未知的挑戰和差異。

後記:台灣藝術界面對東南亞的跨文化步履

倘若把時間軸往前拉,台灣與東南亞的藝術交流早在1990年代李登輝政府的「南向政策」之前就有不少往來。然而,在台灣獎補助機制設置的卅年以降,無非成為了民間得以出國交流的關鍵基礎。更別說2016年蔡英文政府啟動的「新南向政策」之後,因應國際與地緣局勢,民間單位出訪東南亞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大幅興起。本次工作坊中主要經驗分享的台灣個人或民間單位,基本上都萌芽於2000年代至2010年代,也是台灣藝術界展開出國交流項目的大爆發時期。然而,當時在一眾朝向歐美、東北亞的視域之外,選擇了在國際文化位階上較為次要的東南亞區域作為關注對象,無論如何都還是多少帶有些勇氣與膽識。

在爾後的國際論壇「文化不迷航」中,東南亞藝術家們各自分享了自身在家鄉的藝術實踐。無論是台灣與東南亞的民間單位,討論都反覆道出經費與資金的匱乏。然而在國家政策與補助資源相對不完善的東南亞國家而言,錢永遠都是藝術實踐中最大的問題。雖然他們總是樂觀地以「在地智慧」(local wisdom)提出自身在資源不足的環境下努力催生當地社群的連結與藝術的作用力,然而資金很大程度上仍然決定了在地社群所能接觸到藝術展演的質量。意即,沒有足夠的資源之下,藝術展演永遠不夠精緻,而激發「在地智慧」的門檻就更高,甚至成為一種遭到浪漫化的說辭。以至於,彷彿東南亞地區的某種「社群培力」,永遠都必須在資源匱乏的情境下,一直永無止境地在「培力」的輪迴當中。同時,因應審查機制下民主危機與發聲困境所帶來的神秘隱喻與象徵手法,以及現實條件不足下那些技術低限的「手作」風格質感,也就因此成為了大家腦海中的「東南亞美學」印象。

台灣官方給出的補助資源,大多時候讓台灣藝術家得以走踏東南亞來進行采風的行旅,所見、所學、所得最終都回歸於台灣,東南亞如同一個藝術家職涯裡的其中一個驛站。不過,在本次工作坊中的五個台灣分享單位,或多或少都將所得的資源與動能,下放給東南亞在地的藝文場景。鄢繼嬪所經手的國際大案,不僅把台灣送出國際,也將來自東南亞的藝術家視為綿延捲動的擴散能量——如同皮歇・克朗淳借助國際揖注的資源,將舞蹈帶回泰國。羅仕東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不追求具體職涯價值的展演成果,以身體勞動來交換一段異地的夥伴關係,實則體現了「共作」意涵中最踏實卻也是最落地的「在地實踐」。李依佩與「細着藝術」走入印尼雨林,與當地社群共同研究並發表成果,其對生態永續性的關注卻又具備了超脫地域主義的普世性價值。比起東南亞更不被台灣所重視的南亞地區,林浿安與江譚佳彥的「EX-亞洲劇團」能夠長年耕耘印度古典劇作與身體美學,並透過展演方式溶接到台灣的劇場語境之中,事實上要用「台灣與印度的融合」來說服台灣觀眾,比「台灣與東南亞的融合」來得更為困難。洪秉綺與「台灣藝文空間連線」長期串聯國際各個交流平台自不在話下,但如何不只是一種KPI式的追逐,我們需要更多的是速度感與競爭感之外,那些靜下心來撫心自問「為何要做?」的一時半刻。

此時,國際論壇「文化不迷航」的英文題名「Not Getting Lost in Action」更有著自我提示的修辭意味——如何不在行動中迷航,恐怕更需要的是「我們為何而行動」的核心作為遠航的指南針,才能讓台灣在亞洲沿途停靠的旅途中,亦步亦趨地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