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引子-從「觀察員」談起 文 | 楊志雅 〈2023以藝術進駐做為...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2024-12-02 就如同保持空氣流通的重要性: 從2023臺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三案例談國際交流 文 | 楊志雅 「究竟為什麼我們要做國際...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2024-12-02 在聚落裡,與你不想只是點頭之交─聊聊我們各自想像的觀察員 文 | 楊志雅 板橋435藝文特區(以下...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2024-12-02 聚攏、溝通、再延續:從「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窺見藝術生態系的模樣 文:施絜晴 如何想像一個藝術生態的系譜?...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2024-12-02 Be Earth/成為土層:談土星工作室的經營脈絡 文:施絜晴 「土是什麼?」 對於一位陶創...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2024-12-01 亞洲沿途停靠:2023「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跨國交流工作坊觀察記寫 文/謝鎮逸 世紀大疫來到尾聲,我們除了得... 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 專題文章 Read More 2024-12-01 對話使我們理解,共享的價值驅動我們合作 文/李慧珍(現任:湄公河文化中心 計劃統... 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 專題文章 Read More 2024-12-01 全球流動的當代挑戰:On the Move「2023文化流動影響力論壇」觀察側記(下) 文/謝鎮逸 藝術與文化領域本來就普遍存在... OTM國際藝術年會 專題文章 Read More 2024-12-01 永續之名下的犧牲者:On the Move「2023文化流動影響力論壇」觀察側記(上) 文:謝鎮逸 IETM(國際當代表演藝術網... OTM國際藝術年會 專題文章 Read More 2024-11-25 從過去照見今日:板橋435藝文特區之發展概況與一位觀察員的階段性提議 文:施絜晴 高大的樹群組成密集的陰影,隨... 專題文章 扶植青年 Read Mor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