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引子-從「觀察員」談起

文 | 楊志雅

〈2023以藝術進駐做為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與TASA進駐追夢計畫〉徵件簡章邀請在藝文工作環境耕耘的青年工作者們擔任「觀察員」的角色,用有別於第一人稱主觀出發的創作論述、或第三人稱批判角度出發的藝術評論文體,針對特定藝術事件、主題和場域(板橋435藝術聚落)進行觀察記寫,提出相對應的優劣分析和未來建議。本文因應指定觀察場域板橋435而作,在進入場域之前,藉TASA小聚1 場合,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何謂「觀察員」和建立參照基礎。

今年(2023)11月TASA小聚「觀察—看見、思考及回應」於板橋435藝文特區辦理,主要探討「觀察員」的身分特質、存在意義,和與藝術機構或被觀察對象間的關係;此次小聚開放435藝術聚落進駐藝術家參與交流。筆者分享講題「(你)確定需要觀察員嗎?」先從今年3月發布的「CREATORS五週年」圓桌討論系列三篇報導:〈創作支持系統的現況與未來〉、〈後台書寫:計畫過程的觀察寫作〉、〈旁觀他人創作:觀察顧問的田野2 ,整理現行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過五年之CREATORS創作支持系統,當中觀察員所被賦予的期待與可能發揮效益,用來回應本年度短暫擔任板橋435藝文特區觀察員期間,在不同藝術進駐機構執行創作支持計畫情境下,觀察員身分可能出現哪些不同的變形,引導進駐者發想和初步討論。

講題:(你)確定需要觀察員嗎?(截圖自楊志雅演講簡報)

從上述三篇文章,首先挑出針對觀察員之關鍵描述,發現當今藝文機構所提供的創作支持系統趨近成為後學院的延伸變體,觀察員更像是一種可能為導師、抑或是同儕的陪伴角色,在機構、獲補助創作者、觀察員三方具有相互約定與信賴的關係之下,觀察員居中位處曖昧的位置,用相對靠近又保持一定距離的旁觀角度提出觀察,回饋給雙方。C-LAB的CREATORS計畫向來強調以過程為導向,非以創作成果定論補助成效,然而這樣的無形培育過程仍需要被記錄評估,以便向補助資金來源交代成效,此時就得倚賴觀察員介入,隨側創作者觀察,提供文字描述予機構方,同時在接近創作過程裡也成為一名對話者,不時向創作者「提醒」或者「提問」。

什麼是觀察員?(截圖自楊志雅演講簡報)

那麼,觀察員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綜合看來,其特質基礎應是一位熱衷且有志於從事觀察活動的人,他/她設定了各自的觀察目標、田野範疇、涉入參與的程度,根據其專業背景與和有興趣進一步探究的角度,近距離觀察創作過程,在不同進程裡找到觀察現場,側寫提問或記錄,進而產出個人見解。

觀察員如何從事觀察。(截圖自楊志雅演講簡報)

C-LAB每年會先成立觀察團,配對創作者和觀察員,讓觀察員進入場域前就清楚了解他/她需要針對哪位創作者進行觀察,這一套行之有年的觀察陪伴機制運行順利,且能夠為其支持系統背書。然而他方機構若要參酌這一套運行機制時候,可能需要設定好各自的標的,從頭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觀察員?」、「期望觀察員為我們觀察什麼?」畢竟機構意志百百種,帶著不盡相同之目標期望引進觀察員角色加入計畫,起心動念是為其補助機制強筋健骨,然各方招募而來的觀察員相距甚異,若未聚焦觀察目標與觀察目的,觀察員的觀察向度可能偏離機構意志甚遠,這樣的產出可能形同沒有找到對的按摩師傅,按不到痛點。

有效的觀察,是因為觀察員被放在對的位置,現處435還在摸索觀察員角色定位前期之時,或許我們可以調頭來問問聚落進駐藝術家,對於觀察員的想像是什麼,需要觀察員嗎,預期觀察員能提供給藝術家什麼?從此聚焦需求,向機構提出建議。淺嚐回顧「CREATORS 五週年」圓桌討論系列報導後,提供初步討論的參照基礎,後續筆者將進行線上問卷調查與個別訪談,我們一起試圖釐清符合435所需之觀察員的可能面目。

2023年11月20日TASA小聚現場參與藝術家回饋調查結果。(楊志雅提供)

1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於2023年重啟「小聚」議題交流聚會,每場次設定欲討論的主題,邀請業界專業人士分享經驗,和與會來賓一同討論交流。

2 全文參見「CREATORS 五週年」圓桌討論系列I、II、III,《CLABO實驗波》網站,https://mag.clab.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