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志雅 面對「為何國際交流」的遲疑,本文透過泰國SAC Gallery(藝廊)、日本TRA-TRAVEL(藝術家團體)和湄公河文化中心(國際平台)三個案例進行探討。 SAC透過駐村協助藝術家提升國際能見度,並將駐村作品於畫廊展售,形成營運循環;TRA-TRAVEL不設實體空間,以三角系統媒合藝術家與在地空間;MCH則打造跨區域支持網,提供培力與網絡連結。共同點皆在於創造流動(mobility)環境,促進資源互通,並以正向表述與長期指標來強化國際交流的實質價值與影響力。...
Read More作者:施絜晴 TASA第九屆「臺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以「閱讀藝術生態系」為題,旨在聚攏散佈於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探討藝術進駐的多元可能性與永續發展。 年會結構強調N種溝通形式,邀請跨領域講者(如哲學、媒體、表演藝術)分享,以相異取徑尋求共識。議題聚焦於平權共融、資本與社會關係的續航力。透過政府主導的蕭壠藝術村、商業畫廊與替代空間等多樣案例,描摹一個具高度彈性與流動性的當代藝術生態系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