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對話使我們理解,共享的價值驅動我們合作

文/李慧珍(現任:湄公河文化中心 計劃統籌)

    來自柬埔寨的現代戲劇導演及影片導演SOUNG Sopheak,和臺灣的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利澤偶戲村的技術總監Helmi、高雄藝起基金會的行政總監楊喬安,在「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Asian Artists Exchange Program)1的邀請和串聯下,今年六月份拜訪牯嶺街小劇場,並在劇場二樓的空間交流。

    四位跨國的劇場工作者對彼此分享的劇場經驗、社會實踐和挑戰時,有著共感,也從自身經驗回應彼此也給予建議,對於這樣的交流感到振奮,對彼此可能的互通有無或合作感到期待。當Sopheak指出現代戲劇(Spoken drama)在柬埔寨的發展較晚,在當地缺乏基礎的劇場建設,包括缺乏藝術、設計技術和行政管理推廣的人才養成系統和環境,他的創作多改編自柬埔寨文學作品,作品中探索他關心的社會現況,因為爭取到國際單位的贊助,他曾用兩年的時間,將小型戲劇作品帶到全國各省學校中推廣,主題關乎啟發年輕學生如何面所處境遇,也提供各地學校中普遍缺乏的藝術教育。當他在首都城市推出大型正式售票演出時總是銷售一空,讓他知道他的同胞需要、也喜歡參與藝術,不同於過去當地藝術活動,多半是外國觀眾居多,他的作品吸引更多的本地觀眾。

    Sopheak分享他創辦的Khmer Art Action(KAA)劇團2的願景,是透過劇場藝術促進和諧共融的社會,未來計畫包括:推出培育演員的課程、在小型戶外演出空間推出小型的觀光劇場,策劃關於柬埔寨近代知名女歌手生涯的音樂舞蹈元素的跨國製作,他需要多元的資源挹注、各類劇場專業工作者的參與,他的團隊和志工們需要專業的培育。具有多年跨國的、不同規模形式製作經驗的姚立群館長,在經營牯嶺街小劇場多年期間,一直在實驗與實踐如何讓空間承載更多機能,支持年輕劇場工作者有實驗的機會,演練創作和製作的多種可能,他充分理解當藝文生態環境尚未健全時,藝文工作者需要的支持和培育。同樣積極培育與關注偶戲創作及演出人才的偶戲村,一步一步地為健全偶戲藝術環境作出回應,每年辦理國際大師班、國際藝術駐村計劃、國際偶戲節,最近兩年推出的偶戲網絡,回應過去因為機緣和資源可及等原因,與歐洲、美國或東亞有較多往來及合作經驗,近年開始積極拓展與東南亞藝術家的連結,本身來自新加坡的Helmi,積極建構跨國的對話及網絡。楊喬安在高雄耕耘多年,高雄藝起基金會團隊推出的民間藝術節,多元且彈性,和馬來西亞合作推出線上劇場平台,近年也與香港、馬來西亞等有共同興趣和目標的藝術團隊結盟,也即將實驗與在地單位合作,共同接待國外藝術家的藝術進駐計劃,不斷地在侷限中找到新的可能。

    這幾位台灣的劇場工作者務實地指出,雖然看見互相學習及合作的可能,也有高度的意願,如果這場交流對話是代表個人,或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未來的一年半載中,只需要依自己的意志,買張機票前往柬埔寨拜訪Sopeak和KAA,他們可以預視自己如何加入新製作或其他KAA的計畫,也樂意分享工作經驗和知識,和KAA共同培育更多柬埔寨的劇場工作者,他們也提到對於Sopheak、他的藝術路徑和KAA的作品,柬埔寨的社會和文化脈絡,都有興趣認識更多,也想邀請他將作品和經驗帶來台灣。

    然而思考到所代表的組織團隊,受限於各自既有的年度計畫和階段目標,各項資源和經費都已經務實地分配到既有的計畫,藝文團隊必須考慮整體營運的穩定和效能,以支持其藝術文化的生產,臺灣的劇場團隊從1990年代後,歷經的各種劇場環境的改變、政策的影響、軟硬體基礎建設的發展、面對觀眾與市場,已經演練了專業劇場需要的各種專業技術,劇場團隊有短中長程的規劃和管理有序的工作方法,方能輔助藝術創作的可能和可行,藝文團隊既是要提早擘劃,更需要縝密規劃尋找各項資源,亦不能忘記所為何來,及持續發展其藝術語彙及美學,當遇見新的、可能共創的、也有共享價值的夥伴時,即便彼此的藝術實踐初衷和興趣都契合,也必須務實的多方評估及衡量資源的可能與否。

    在這一場跨國交流中,劇場工作者們不僅是熱情和理想的交換,有互相理解和渴望支援彼此的動機,更坦誠地揭示自身的侷限,對於不確定如何能持續這樣的連結,是否在近期內有能力取得合作所需要資源的不確定性,有些懊惱和喟嘆。

    正當我們尋常性的簡化了「經費與資金的匱乏」是我們無法實踐我們的藝術願景、無法透過藝術文化為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力,也是無法促成跨國交流與合作的關鍵,可能我們也需要提醒與檢視自身,是否在藝術實踐的路上,不經意地陷入了追逐資源所趨,對經費所在無條件地允諾我們的行動。

    來自柬埔寨、台灣與新加坡的四位劇場工作者,初探各自的聚焦、藝術方法、對象和環境脈絡,對話中有共鳴、期待、交往與合作的熱情,也務實地直觸現實工作中的侷限。臺灣與柬埔寨的文化生態、公共資源及社會政經情況多有差異,當地的民間藝文組織和工作者,在更困難的土壤上,更加倚靠價值和願景驅動他們的生長和力求生存,如果我們不能擺脫長久以來資本主義概念下的合作模式與公平邏輯,過於重視而視雙方經費投入的對等與否為合作的標準,忘記文化交流與合作中價值交換的無形與無價,不同文化間的互相學習、啟發和創造,亦是交流合作夥伴給予彼此的無價貢獻,我們就難以將這場交會與交流,培育成未來將萌芽的種子。

    在我們結束這場對話前,四位劇場工作者都同意,唯有倚靠真心渴望和共享的價值,得以持續彼此的對話,不會放棄尋找與等待最恰當的時機合作,使此刻珍貴但短暫的交流,不會是美好卻僅此一刻,而是種下未來將萌芽的種子。

1 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簡稱「臺亞基金會」)首度發起的「亞洲藝術人才交流計畫」(Asian Artists Exchange Program),以「The Open Boat」為題旨,於2023年串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湄公河文化中心(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台灣辦事處,Mekong Cultural Hub)、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TASA)合作辦理了本次東南亞與台灣的藝術交流系列活動。計畫於今年邀請了來自泰國、寮國、緬甸、越南、柬埔寨之藝術家來到台灣進行為期五天的交流。主辦單位臺亞會指出試圖以文化藝術作為方法,實踐以人際帶動國際的交流,串起亞洲各個區域來促進亞洲文化界、媒介機構與藝文領袖的跨國連結。 2 Khmer Art Action https://www.facebook.com/KhmerArt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