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遇見:多元與包容 – 2020 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
時間
2020 年 11 月 6 日至 2020 年 11 月 8 日
地點
高雄駁二共創基地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1 號3樓)
主題
台灣與國際藝術進駐及平台的營運者以Diversity『多元』 & Inclusion『包容』 (D&I),試以透過策略、方針來打造出多元共融的文化。當我們在說到 Diversity & Inclusion 時,談的並不是如何去「包容」其他人,而是在創作的過程、藝術進駐機構及藝術空間的環境中,創造出讓每個人都能自在融入的環境,也就是「共融」。在許多現實的層面下,D&I 策略的過程常常淪為例行公事,只是逐條確認是否完成項目而非其具體效益。然而想要透過 D&I 促成改變,勢必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實際行動,將藝術的多樣性概念帶進創作的思考及產出。今年以Diversity『多元』& Inclusion『包容』(D&I),試以透過策略、方針,打造出一個多元共融的文化。當我們在說到 Diversity & Inclusion 時,談的並不是如何去「包容」其他人,而是在創作的過程、藝術進駐機構及藝術空間的環境中,創造出讓每個人都能自在融入的環境,也就是「共融」。
在許多現實的層面下, D&I 策略的過程常常淪為例行公事,只是逐條確認是否完成項目而非其具體效益。然而想要透過 D&I 促成改變,勢必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實際行動,將藝術的多樣性概念帶進創作的思考及產出。今年年會的組成便是展現了藝術產業跨越學科界線,透過密集且深度的對話,擴展民間藝文單位與國際各國的互動及未來合作計畫的延伸,並期望促進各個不同族群與組織間更多的認識、理解、互動與共融。

議程
第一天|11 月 6 日
09:30 -1 0:00
開幕致詞
徐異宸 – 駁二營運中心代理主任 (台灣)
李曉雯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理事長暨 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藝術進駐) 總監 (台灣)
10:30 – 11:10
專題演講
人人的兩廳院 為每一個你打造國家級歸屬感
劉怡汝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國家兩廳院總監 (台灣)
共融做為一種新生活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 發起人 (台灣)
11:30 – 12:30
專題討論
讓藝術無障礙,一名視障者的駐村創作經驗分享
許家峰 – 自由藝術創作者 (台灣)
障礙展演藝術的愛與無礙
何怡璉 –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
主持
趙欣怡 – 社團法人台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 創辦人暨 國立台灣美術館 副研究員 (台灣)
13:30 – 15:00
平行工作坊
主題一:設計思考工作坊-身障藝術進駐計畫的策畫與籌備
宋世祥 –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暨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業師 (台灣)
主題二:藝術平權共探
林彥廷 – 藝術治療師 (台灣)
主題三:捕身捉影戲游記
許家峰 – 自由藝術創作者 (台灣)
15:30 – 16:10
專題討論:國際機構案例分享
以residencias_en_red[iberoamerica 網路平台為例 (VIDEO)
Kadija de PAULA – 藝術家/ residencias_en_red [iberoamerica] 專案統籌
Vermont Studio Center 無障礙設施現狀分享 (巴西 / 加拿大)
李曉雯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理事長暨 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藝術進駐) 總監 (台灣)
文化平等:以組織,平台和藝術家為代表 (VIDEO)
Lisa HOFFMAN –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總監
第二天|11 月 7 日
10:00 – 11:00
專題討論:移動的在地表現
這裡有/沒有那群人-駐村藝術家與田野的距離
太認真 – 藝術家團體 Working Hard (台灣)
印尼移工的文化展演與空間觀察
吳庭寬 – 文化工作者 (台灣)
主持
張正 – 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 (台灣)
11:10 – 12:30
平行工作坊
主題一:設計思考工作坊 : 身障藝術進駐計畫的策畫與籌備
宋世祥 –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暨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業師 (台灣)
劉雯婷 –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業師 (台灣)
主題二: 移動中的在地展現
張正 – 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 (台灣)
主題三:用桌遊一探移工人生
江彥杰 – 壹零玖伍共同創辦人 (台灣)
13:30 – 14:30
專題討論:開啟共融的新思維
在藝術創作與照護之間
楊純鑾 – 視覺藝術家暨 藝術治療師 (台灣)
魏斯貝絲藝術公寓-1970至今
何孟娟 – 視覺藝術家 (台灣)
主持
周妮萱 – 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齡發展部統籌 (台灣)
15:00 – 16:00
平行工作坊
主題一:設計思考工作坊 : 身障藝術進駐計畫的策畫與籌備
宋世祥 –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暨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業師 (台灣)
劉雯婷 –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業師 (台灣)
主題六:藝術參與社會的超高齡新世紀—創齡思維與實踐
周妮萱 – 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齡發展部統籌 (台灣)
主題七:誰是觀眾?藝術平權策展理念與實踐工作坊
趙欣怡 – 社團法人台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 暨 國立台灣美術館 副研究員 (台灣)
第三天|11 月 8 日
10:30 – 12:00
OPEN STAGE
13:00 – 14:40
專題討論:文化平權的實踐:以組織為代表
線上學習與虛擬設定
吉田憲史 – 視覺藝術家 (日本)
從國藝會共融專案看高齡藝術參與的諸多可能
藍恭旭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組總監 (台灣)
創意高齡專案分享- 藝術無界串連
Ralph ROGERS – British Council 處長 (英國)
主持
李曉雯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 TASA協會 理事長暨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藝術進駐) 總監 (台灣)
15:00 – 16:00
圓桌討論
主持人:曹良賓 – Lightbox 負責人 (台灣)
16:00 – 16:30
圓桌討論
滯留島舞蹈劇團 (台灣)
選粹 Let it Grey
16:30 – 17:00
結語 / 展望
徐異宸 – 駁二營運中心代理主任 (台灣)
李曉雯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理事長暨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藝術進駐) 總監 (台灣)
活動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