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藝術進駐聯盟年會

以藝術村作為方法 – 2015 藝術進駐聯盟年會

  • 時間

    2015/07/05 - 2015/07/06

  • 地點

    台北國際藝術村 TAV

藝術村(Artist-in-residency)起源於歐洲,過去是貴族邀請文人雅士及藝術家到其鄉間的莊園進行休閒、沙龍聚會,或讓藝術家製作委託的作品的地點。進入21世紀的藝術村參與形式的廣泛多元,深度與廣度也更加精彩。藝術進駐計劃攸關著一個城市/地方的文化測量與歷史紋理,藝術村能帶給一座城市許多可能,大從城市的建築空間環境紋理,小至藝術教育甚至弱勢關懷,種種的文化想像都能透過藝術進駐勾勒出來。在全球化的當代藝術地景中,藝術村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藝術家主要的創作資源,更扮演著為藝術社群與社會其他不同群體之媒介平台。

台灣致力於國際藝術村的研究政策推廣已逾20年,隨著2001年國內第一個公辦藝術村—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出現後,中央到地方政府皆積極將藝術村列為文化施政重點。十餘年間裏陸續有地方縣市政府、民間團體利用閒置空間,進行藝術村的規劃和營運。當然,以藝術之名成立的藝術村何其之多,但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台灣多年的藝術村政策發展?每個藝術村的營運者如何用細膩的形式介入在地社群,協同藝術家一起完成創作計劃?後全球化時代的台灣與國際的藝術村之間又該如何彼此分享資源合作串聯?

藝術村代表的是隨著時代不斷演進的藝術趨動力,我們是否能善誘它,保有它存化的動能,篩濾出貼近真實當下需求的方法?我們認為現今是個適當的時間點回來重新檢視台灣的藝術村政策,「藝術村作為方法」能帶給我們什麼積極的動力?

議程

主辦單位

文化部

台北市文化局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策劃執行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

台北國際藝術村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灣與會單位
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435藝術家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
自由人藝術公寓
枋寮F3藝文特區
空場藝術聚落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駁二藝術特區
關渡美術館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蕭壠國際藝術村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活動記錄